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这10种分布式ID,太绝了!

moboyou 2025-04-15 13:09 73 浏览

前言

分布式ID,在我们日常的开发中,其实使用的挺多的。

有很多业务场景在用,比如:

  1. 分布式链路系统的trace_id
  2. 单表中的主键
  3. Redis中分布式锁的key
  4. 分库分表后表的id

今天跟大家一起聊聊分布式ID的一些常见方案,希望对你会有所帮助。

1 UUID

UUID (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 通用唯一识别码 ,也称为 GUID (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全球唯一标识符。

UUID是一个长度为128位的标志符,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确保其唯一性。

UUID最初应用于Apollo网络计算系统,随后在Open Software Foundation(OSF)的分布式计算环境(DCE)中得到应用。

可让分布式系统可以不借助中心节点,就可以生成唯一标识, 比如唯一的ID进行日志记录。

UUID是基于时间戳、MAC地址、随机数等多种因素生成,理论上全球范围内几乎不可能重复。

在Java中可以通过UUID的randomUUID方法获取唯一字符串:

import java.util.UUID;

/**
 * @author 苏三
 * @date 2024/9/13 上午10:38
 */
public class Uui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uuid = UUID.randomUUID().toString();
        System.out.println(uuid);
    }
}

运行结果:

22527933-d0a7-4c2b-a377-aeb438a31b02

优点:UUID不借助中心节点,可以保持程序的独立性,可以保证程序在不同的数据库之间,做数据迁移,都不受影响。

缺点:UUID生成的字符串太长,通过索引查询数据的效率比较低。此外,UUID生成的字符串,顺序没有保证,不是递增的,不满足工作中的有些业务场景。

在分布式日志系统或者分布式链路跟踪系统中,可以使用UUID生成唯一标识,用于串联请求的日志。

2 数据库自增ID

在很多数据库中自增的主键ID,数据库本身是能够保证唯一的。

MySQL中的auto_increment。

Oracle中sequence。

我们在业务代码中,不需要做任何处理,这个ID的值,是由数据库自动生成的,并且它会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优点:非常简单,数据查询效率非常高。

缺点:只能保证单表的数据唯一性,如果跨表或者跨数据库,ID可能会重复。ID是自增的,生成规则很容易被猜透,有安全风险。ID是基于数据库生成的,在高并发下,可能会有性能问题。

在一些老系统或者公司的内部管理系统中,可能会用数据库递增ID作为分布式ID的方案,这些系统的用户并发量一般比较小,数据量也不多。

最近整理了一份10万字的面试宝典,可以免费送给大家,获取方式加我微信:su_san_java,备注:面试。

3 数据库号段模式

在高并发的系统中,频繁访问数据库,会影响系统的性能。

可以对数据库自增ID方案做一个优化。

一次生成一定步长的ID,比如:步长是1000,每次数据库自增1000,ID值从100001变成了101001。

将100002~101001这个号段的1000个ID,缓存到服务器的内存从。

当有获取分布式ID的请求过来时,先从服务器的内存中获取数据,如果能够获取到,则直接返回。

如果没有获取到,则说明缓存的号段的数据已经被获取完了。

这时需要重新从数据库中获取一次新号段的ID,缓存到服务器的内存中,这样下次又能直接从内存中获取ID了。

优点:实现简单,对数据库的依赖减弱了,可以提升系统的性能。

缺点:ID是自增的,生成规则很容易被猜透,有安全风险。如果数据库是单节点的,有yan'ji的风险。

4 数据库的多主模式

为了解决上面单节点宕机问题,我们可以使用数据库的多主模式。

即有多个master数据库实例。

在生成ID的时候,一个请求只能写入一个master实例。

为了保证在不同的master实例下ID的唯一性,我们需要事先规定好每个master下的大的区间,比如:master1的数据是10开头的,master2的数据是11开头的,master3的数据是12开头的。

然后每个master,还是按照数据库号段模式来处理。

优点:避免了数据库号段模式的单节点yan风险,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由于结合使用了号段模式,系统性能也是OK的。

缺点:跨多个master实例下生成的ID,可能不是递增的。

5 Redis生成ID

除了使用数据库之外,Redis其实也能产生自增ID。

我们可以使用Redis中的incr命令:

redis> SET ID_VALUE 1000
OK

redis> INCR ID_VALUE
(integer) 1001

redis> GET ID_VALUE 
"1001"

给ID_VALUE设置了值是1000,然后使用INCR命令,可以每次都加1。

这个方案跟我们之前讨论过的方案1(数据库自增ID)的方案类似。

优点:方案简单,性能比方案1更好,避免了跨表或者跨数据库,ID重复的问题。

缺点:ID是自增的,生成规则很容易被猜透,有安全风险。并且Redis可能也存在单节点,宕机的风险。

6 Zookeeper生成ID

Zookeeper主要通过其znode数据版本来生成序列号,可以生成32位和64位的数据版本号,客户端可以使用这个版本号来作为唯一的序列号。

由于需要高度依赖Zookeeper,并且是同步调用API,如果在竞争较大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使用分布式锁。

因此,性能在高并发的分布式环境下,也不太理想。

很少人会使用Zookeeper来生成唯一ID。

7 雪花算法

Snowflake(雪花算法)是Twitter开源的分布式ID算法。

核心思想:使用一个 64 bit 的 long 型的数字作为全局唯一 id。

最高位是符号位,始终为0,不可用。

41位的时间序列,精确到毫秒级,41位的长度可以使用69年。时间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是可以根据时间进行排序。

10位的机器标识,10位的长度最多支持部署1024个节点

12位的计数序列号,序列号即一系列的自增id,可以支持同一节点同一毫秒生成多个ID序号,12位的计数序列号支持每个节点每毫秒产生4096个ID序号。

优点:算法简单,在内存中进行,效率高。高并发分布式环境下生成不重复ID,每秒可生成百万个不重复ID。基于时间戳,以及同一时间戳下序列号自增,基本保证ID有序递增。并且不依赖第三方库或者中间件,稳定性更好。

缺点:依赖服务器时间,服务器时钟回拨时可能会生成重复ID。

8 Leaf

Leaf是美团开源的分布式ID生成系统,它提供了两种生成ID的方式:

  • Leaf-segment号段模式
  • Leaf-snowflake雪花算法

Leaf-segment号段模式,需要创建一张表:

这个模式就是我们在第3节讲过的数据库号段模式。

biz_tag用来区分业务,max_id表示该biz_tag目前所被分配的ID号段的最大值,step表示每次分配的号段长度。

原来获取ID每次都需要写数据库,现在只需要把step设置得足够大,比如1000。那么只有当1000个号被消耗完了之后才会去重新读写一次数据库。

Leaf-snowflake雪花算法,是在传统雪花算法之上,加上Zookeeper,做了一点改造:

Leaf-snowflake服务需要从Zookeeper按顺序的获取workId,会缓存到本地。

如果Zookeeper出现异常,Leaf-snowflake服务会直接获取本地的workId,它相当于对Zookeeper是弱依赖的。

因为这种方案依赖时间,如果机器的时钟发生了回拨,那么就会有可能生成重复的ID号,它内部有一套机制解决机器时钟回拨的问题:

如果你想知道美团Leaf的更多细节,可以看看Github地址:github.com/Meituan-Dia…

9 Tinyid

Tinyid是滴滴用Java开发的一款分布式id生成系统,基于数据库号段算法实现。

Tinyid是在美团的ID生成算法Leaf的基础上扩展而来,支持数据库多主节点模式,它提供了REST API和JavaClient两种获取方式,相对来说使用更方便。

但跟美团Leaf不同的是,Tinyid只支持号段一种模式,并不支持Snowflake模式。

基于数据库号段模式的简单架构方案:

ID生成系统向外提供http服务,请求经过负载均衡router,能够路由到其中一台tinyid-server,这样就能从事先加载好的号段中获取一个ID了。

如果号段还没有加载,或者已经用完了,则需要向db再申请一个新的可用号段,多台server之间因为号段生成算法的原子性,而保证每台server上的可用号段不重,从而使id生成不重。

但也带来了这些问题:

  • 当id用完时需要访问db加载新的号段,db更新也可能存在version冲突,此时id生成耗时明显增加。
  • db是一个单点,虽然db可以建设主从等高可用架构,但始终是一个单点。
  • 使用http方式获取一个id,存在网络开销,性能和可用性都不太好。

为了解决这些这些问题:增加了tinyid-client本地生成ID、使用双号段缓存、增加多 db 支持提高服务的稳定性。

最终的架构方案如下:

Tinyid方案主要做了下面这些优化:

  • 增加tinyid-client:tinyid-client向tinyid-server发送请求来获取可用号段,之后在本地构建双号段、id生成,如此id生成则变成纯本地操作,性能大大提升。
  • 使用双号段缓存:为了避免在获取新号段的情况下,程序获取唯一ID的速度比较慢。Tinyid中的号段在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去异步加载下一个号段,保证内存中始终有可用号段。
  • 增加多db支持:每个DB都能生成唯一ID,提高了可用性。

如果你想知道滴滴Tinyid的更多细节,可以看看Github地址:github.com/didi/tinyid

10 UidGenerator

百度 UID-Generator 使用 Java 语言,基于雪花算法实现。

UidGenerator以组件形式工作在应用项目中, 支持自定义workerId位数和初始化策略, 从而适用于docker等虚拟化环境下实例自动重启、漂移等场景。

在实现上, UidGenerator通过借用未来时间来解决sequence天然存在的并发限制。

采用RingBuffer来缓存已生成的UID, 并行化UID的生产和消费, 同时对CacheLine补齐,避免了由RingBuffer带来的硬件级「伪共享」问题. 最终单机QPS可达600万。

Snowflake算法描述:指定机器 & 同一时刻 & 某一并发序列,是唯一的。据此可生成一个64 bits的唯一ID(long)。默认采用上图字节分配方式:

  • sign(1bit):固定1bit符号标识,即生成的UID为正数。
  • delta seconds (28 bits) :当前时间,相对于时间基点"2016-05-20"的增量值,单位:秒,最多可支持约8.7年
  • worker id (22 bits):机器id,最多可支持约420w次机器启动。内置实现为在启动时由数据库分配,默认分配策略为用后即弃,后续可提供复用策略。
  • sequence (13 bits):每秒下的并发序列,13 bits可支持每秒8192个并发。

sequence决定了UidGenerator的并发能力,13 bits的 sequence 可支持 8192/s 的并发,但现实中很有可能不够用,从而诞生了 CachedUidGenerator。

CachedUidGenerator 使用 RingBuffer 缓存生成的id。RingBuffer是个环形数组,默认大小为 8192 个(可以通过boostPower参数设置大小)。

RingBuffer环形数组,数组每个元素成为一个 slot。

Tail 指针、Cursor 指针用于环形数组上读写 slot:

  • Tail指针:表示 Producer 生产的最大序号(此序号从 0 开始,持续递增)。Tail 不能超过 Cursor,即生产者不能覆盖未消费的 slot。当 Tail 已赶上 curosr,此时可通过 rejectedPutBufferHandler 指定 PutRejectPolicy。
  • Cursor指针:表示 Consumer 消费到的最小序号(序号序列与 Producer 序列相同)。Cursor 不能超过 Tail,即不能消费未生产的 slot。当 Cursor 已赶上 tail,此时可通过 rejectedTakeBufferHandler 指定 TakeRejectPolicy。

RingBuffer填充触发机制:

  • 程序启动时,将RingBuffer填充满。
  • 在调用getUID()方法获取id时,如果检测到RingBuffer中的剩余id个数小于总个数的50%,将RingBuffer填充满。
  • 定时填充(可配置是否使用以及定时任务的周期)。

如果你想知道百度uid-generator的更多细节,可以看看Github地址:github.com/baidu/uid-g…

学习交流

最后,把我的座右铭送给你:投资自己才是最大的财富。 如果你觉得本文章对你有帮助,点赞,收藏不迷路

公众号:我不是架构师,持续为你输出更多的硬核文章和面试经验。

相关推荐

触乐怪话:存在于这个世界_触乐怪话存在于这个世界中吗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太有意境了(图/小罗)童年时,人多的环境总让我感到压抑,幼儿园的时光大多在请假中度过。在家里,我的避世天地由两种爱好构成:家人电脑里的《帝国时代2》,...

表格是职场必备神器! 零基础也能快速上手——第7期

第七期:给学生分班。这一期会涉及几个函数公式,不要害怕,一点点的深入学习。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收藏起来,用的时候直接复制。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概念,知道函数的意思,遇到想要解决的问题,能知道这个效果可以实...

福彩3D胆码公式趣谈:数字游戏里的"规律"探索指南

彩票的魅力,在于它用一组简单的数字,承载了人们对"意外惊喜"的无限想象。对于福彩3D这类数字型彩票,许多爱好者常热衷于研究"胆码公式"——试图通过历史开奖数据推导可能的...

航旅纵横9.9元精准延误险被吐槽,消费者直呼像 “买彩票”

近期,航旅纵横推出了一款9.9元的“惊喜数字”精准延误险,引发不少消费者吐槽。该产品因理赔条件苛刻,被指误导消费者,甚至有消费者认为其“赔付概率几乎为零,类似竞猜游戏”。据悉,该保险产品每天随机设...

Excel如何批量将数据拆分为多个数字之和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Excel如何批量将数据拆分为多个数字之和1.如下图C列含有一些数值,现在我们想要将这列数值拆分为三个数值之和。2.首先我们选中C2:C10单元格区域3.然后点击下图选项(Excel...

Go中select用法_go语言中的select

什么是selectselect语句用于从多个发送/接收通道操作中进行选择。select语句将一直阻塞,直到其中一个发送/接收操作准备就绪。如果多个操作准备就绪,则随机选择其中一个。语法类似于swi...

VLOOUP和MATCH函数公式组合太强了,高手必会!

传统的函数公式,更注重函数组合使用,VLOOKUP和MATCH函数公式组合,在工作中,经常能解决各种复杂的难题1、VLOOKUP+MATCH,一次性匹配多个值例如,现在左边的数据源,我们需要一交性匹配...

如何将人名打乱,随机排序?#excel技巧

人名打乱,随机排序。如何在需要随机分组时把现有人名打乱并进行随机排序呢?首先,随机排序用到的是排序函数,即数组函数sosby,然后对其进行排序,将其选中即可。那排序的依据是什么呢?因为要随机排序,所...

Power Query 随机抽样的自定义函数编写

在Excel中我们有Rand函数、Randbetween函数,我们可以产生随机数,然后通过这个随机数,作为索引,提取一行或一列中某个位置的数据。可以配合CHOOSE,INDEX等函数来实现随机抽取数据...

吾爱大神写的 随机选人(课堂小工具)

使用方法1导入名单(一行一个,从EXCEL复制到记事本即可,或者按照上图图解保存)2点击随机选人按钮提示1按按钮后蓝色方框无文字显示,代表所有人已被抽过,继续点击将开始新的一轮2按F5可以重新...

Excel 选不了单元格?3个高频原因 + 对应解法,5 分钟恢复操作

在使用Excel处理数据时,突然遇到单元格无法选定的情况,往往会打乱工作节奏。这种故障并非随机出现,通常与工作表保护设置、格式冲突或功能模式有关。本文将拆解3个高频原因,每个原因都配套1分钟排查...

CHOOSE函数的4个典型用法_choose函数公式怎么用

CHOOSE函数可以根据给定的索引号,返回参数列表中的值,其语法为CHOOSE(index_num,value1,[value2]...)。CHOOSE函数经常和其他函数一起组合使用,起着增强其他函数...

破解 20以内退位减法难题,这6 个实用方法助力孩子轻松掌握!

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比较容易,但减法比较难,特别是退位减法。我投身一线教学工作已近二十载。在此,我将结合一年级学生在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时的常见困境,提出六条具有实用性的建...

C语言随机数生成_c语言随机数如何生成

C语言rand和srand用法详解,在C语言实际编程过程中经常要使用到随机函数。例如,贪吃蛇游戏中在随机的位置出现食物,扑克牌游戏中随机发牌。在C语言中,我们一般使用<stdlib.h>...

千禧年大奖难题BSD猜想进展:这些整数可以写成两个有理数立方和

选自quantamagazine作者:EricaKlarreich机器之心编译机器之心编辑部这项工作第一次明确了有多少整数可以写成两个分数的立方和今年早些时候,三位数学家讨论了数论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