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基于改进SIFT算法在图像匹配中的研究

moboyou 2025-04-30 11:33 26 浏览

摘 要: 对于边界显著的图像,用二值图像代替灰度图像进行SIFT特征匹配,节约了运行时间。同时在SIFT算法中用128维的特征描述子进行特征描述影响了算法的实时性,用欧氏距离进行匹配对算法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SIFT算法,用64维的特征描述子以及加权的欧式距离进行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方法在提高准确率的同时还减少了运行时间。

0 引言

图像匹配是将两幅或多幅在不同条件下拍摄的图像进行相互匹配。目前它在模板匹配定位[1]、导航、医学影像分析和计算机视觉[2]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图像匹配的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灰度的匹配方法[3]和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4]。前者直接利用图像灰度进行匹配,算法比较简单,但对噪声等干扰比较敏感,匹配效率普遍较低。后者对形变、旋转及平移的适应性较好。SIFT(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算法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局部特征匹配算法[5]。

SIFT算法虽然可以对旋转和平移在图像匹配过程中的干扰进行处理,但它也存在算法效率低、匹配精度差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对于边界显著图像的改进的新方法,利用二值图像代替灰度图像,简化了图像信息,利用64维特征描述子并且用加权的欧式距离进行匹配。试验证明该方法不仅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和准确率,而且在边界显著的图像的匹配中也有较好的适用性。

1 SIFT算法

SIFT算法主要包括尺度不变空间的特征点检测、特征点信息描述、特征向量的匹配。

1.1 尺度不变空间的特征点检测

在对尺度不变空间进行特征点检测时,首先要提取出尺度不变空间的极值点,然后精确定位特征点,最后为每个特征点分配方向。

尺度不变空间的极值点检测。通过高斯核产生多尺度空间的核[6]。一幅二维图像I(x,y)与尺度可变高斯函数G(x,y,

)做卷积,可得到该图像的尺度不变空间L(x,y,

)如式(1)所示。

其中,(x,y)表示图像中像素点的坐标,*是卷积,σ是尺度空间因子。通过对高斯尺度空间进行采样来建立高斯金字塔;再对相邻两层的高斯金字塔相减,生成高斯差分尺度空间(DOG scale-space)金字塔,即:

如果某点比DOG尺度空间中本层的8个点以及上下两层的18个点都大或者都小,则把该点作为图像在该尺度下的一个候选特征点,如图1所示。

在得到候选特征点之后,要检测每个候选特征点的稳定性,把检测通过的特征点作为SIFT特征点。首先要对特征点中的边缘响应点和对比度较低的点进行去除,然后构造一个三元二次函数,利用此函数来更加精确特征点的位置和尺度。

为了使SIFT算法具备旋转不变性,需要为每个特征点分配方向。像素点(x,y)处的梯度值与方向分别为:

其中,L中的尺度是该特征点所在的尺度。

在实际计算中,利用取值在0~360°范围内的梯度直方图来对特征点的邻域像素的梯度方向进行统计,其中每10°代表着一个方向,共分为36个方向,并把直方图中的峰值作为该特征点的方向。至此,完成尺度不变空间的特征点检测,每一个特征点都包含了方向、尺度和位置信息。

1.2 特征点信息描述

为了确保算法具有旋转不变性,要将坐标轴旋转到特征点的方向。然后在特征点的周围取16×16的像素窗口,在4×4的小块图像上计算8个方向的梯度方向直方图,对每个梯度方向的累加值进行描绘,构成一个种子点。用16个种子点来描述每个特征点,就此形成了128维的SIFT特征描述子。

1.3 特征向量的匹配

SIFT特征向量生成之后,利用欧氏距离,即d(u,v)=

进行匹配。按一定顺序选取主图像中的所有特征点,然后利用欧式距离计算该特征点与待匹配图像中所有特征点的距离,提取出最近距离和次近距离,如果最近的距离比次近的距离小于某个设定的阈值,则认为这两个特征点是匹配点对。

2 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

2.1 图像二值化

在原始SIFT算法中,利用原图像的灰度图像来构造DOG尺度空间。而对于边界显著的图像,它的边界和轮廓信息比较重要,背景信息相对可以忽略,如果使用灰度图像来进行SIFT特征匹配,会使算法在背景信息上浪费时间。

本文利用二值图像代替灰度图像,由于二值图像的灰度值均为1或0,这对于极值点的选取和特征向量的描述与匹配都有所简化。

2.2 改进后算法的特征描述子

由于SIFT特征向量高达128维,这为后来的匹配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计算量[7],但是多数降维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SIFT的特点进行降维,从而导致它的匹配效率下降。本文利用的降维方法从SIFT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降维,在匹配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成功地节约了匹配时间。

如图2所示,对于一个种子的8个方向的梯度方向直方图的累加值a0,a1,…,a7,用4个方向b0,b1,b2,b3来表示,如图3所示。其中

b0=|a0-a4|(6)

b1=|a1-a5|(7)

b2=|a2-a6|(8)

b3=|a3-a7|(9)

这样描述每个种子的累加值的数量由8个降到了4个,但是这4个累加值仍然包含了8个累加值中所有的信息,所以即使特征描述子由128维降到64维,也不影响对特征点信息的描述,对匹配效率也不产生影响。在特征匹配时,由于特征向量的维数减少了一半,因此此方法为计算距离节约了时间,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

2.3 用加权的欧式距离进行匹配

利用欧氏距离进行相似性度量的方法能够解决匹配的问题,但是不难发现生成的64维的描述子之间是不等价的,离特征点越近的种子所生成的描述子起的作用越大。因此本文的改进方法为用加权的欧式距离代替欧式距离进行图像匹配,从而提高匹配效率。

加权的欧式距离,即d(u,v)=

,它考虑了不同维之间不同的重要性,本文选择离特征点较近的4个种子生成的16维的描述子,使它们在匹配时的权重

取较大值,其余的12个种子生成的48维的描述子权重

取较小值。经过大量的实验发现,随着

的逐渐增大,相匹配的特征点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同时考虑到匹配的特征点数量和算法精度的因素,本文认为当阈值

∈[1.01,1.50]时匹配效果较好。

3 实验与分析

本文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来检测本文改进算法的性能。为了更好地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所有实验都是利用MATLAB7.10编程,运行在配置为Intel(R)core(TM)2 Duo CPU P7350@2.00 GHz、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7的微机平台上。选择边界显著的图像作为匹配对象。为了使本文改进算法的性能得到更加全面的体现,实验结果从特征点个数、匹配点对、特征点匹配时间、算法运行总时间以及正确匹配率5个方面对改进算法与原算法进行比较,如图4、图5和表1所示,其中改进的SIFT算法取

=1.15。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匹配结果可以发现:改进的算法由于用二值图像进行匹配,简化了图像信息;同时用64维的特征描述子,大大节约了匹配的时间;用加权的欧式距离提高了算法的匹配率。由此可见本文的改进算法运算速度更快、准确率更高。

4 结论

通过对SIFT算法的深入研究,本文就SIFT算法自身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利用二值图像进行特征匹配,同时在不影响匹配效率的前提下对SIFT算法成功地进行了降维,最后用加权的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进行匹配。经过大量的实验不难发现,对于边界显著的图像,本文改进的算法在匹配时间和匹配效率上都要优于原始的SIFT算法。但本文改进算法也有不足之处,匹配的特征点对相对较少,因此对该算法处理的图像类型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如何改进此问题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吴立德.计算机视觉[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2] 吴毅良.一种基于SIFT和SUSAN特征的图像匹配方法[J].微型机与应用,2011,30(12):33-35.

[3] MORTANI M,SATIONH F. Image template matching based on ratio of mean and central pixel in local area[J].Proceedings of the SPIE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Optical Engineering, 2007,67(94):1-6.

[4] ZITOVA B, FLUSSER J.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s: a survey[J]. 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 2003,21(11):977-100.

[5] DAVID G L. Distinctive image features from scale-invariant keypoint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S0920-5691),2004,60(2):20.

[6] LINDEBERG T. Scale-space theory: a basic tool for analyzing structures at different scales[J]. Journal of Applied Statistics, 1994,21(2):225-270.

[7] Zhu Hongbo, Xu Xuejun, Wang Jing, et al. A rapid automatic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based on improved SIFT[J]. Procedia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11,11(A):85-91.

相关推荐

Excel技巧:SHEETSNA函数一键提取所有工作表名称批量生产目录

首先介绍一下此函数:SHEETSNAME函数用于获取工作表的名称,有三个可选参数。语法:=SHEETSNAME([参照区域],[结果方向],[工作表范围])(参照区域,可选。给出参照,只返回参照单元格...

Excel HOUR函数:“小时”提取器_excel+hour函数提取器怎么用

一、函数概述HOUR函数是Excel中用于提取时间值小时部分的日期时间函数,返回0(12:00AM)到23(11:00PM)之间的整数。该函数在时间数据分析、考勤统计、日程安排等场景中应用广泛。语...

Filter+Search信息管理不再难|多条件|模糊查找|Excel函数应用

原创版权所有介绍一个信息管理系统,要求可以实现:多条件、模糊查找,手动输入的内容能去空格。先看效果,如下图动画演示这样的一个效果要怎样实现呢?本文所用函数有Filter和Search。先用filter...

FILTER函数介绍及经典用法12:FILTER+切片器的应用

EXCEL函数技巧:FILTER经典用法12。FILTER+切片器制作筛选按钮。FILTER的函数的经典用法12是用FILTER的函数和切片器制作一个筛选按钮。像左边的原始数据,右边想要制作一...

office办公应用网站推荐_office办公软件大全

以下是针对Office办公应用(Word/Excel/PPT等)的免费学习网站推荐,涵盖官方教程、综合平台及垂直领域资源,适合不同学习需求:一、官方权威资源1.微软Office官方培训...

WPS/Excel职场办公最常用的60个函数大全(含卡片),效率翻倍!

办公最常用的60个函数大全:从入门到精通,效率翻倍!在职场中,WPS/Excel几乎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工具,而函数则是其灵魂。掌握常用的函数,不仅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还能让你在数据处理、报表分析、自动...

收藏|查找神器Xlookup全集|一篇就够|Excel函数|图解教程

原创版权所有全程图解,方便阅读,内容比较多,请先收藏!Xlookup是Vlookup的升级函数,解决了Vlookup的所有缺点,可以完全取代Vlookup,学完本文后你将可以应对所有的查找难题,内容...

批量查询快递总耗时?用Excel这个公式,自动计算揽收到签收天数

批量查询快递总耗时?用Excel这个公式,自动计算揽收到签收天数在电商运营、物流对账等工作中,经常需要统计快递“揽收到签收”的耗时——比如判断某快递公司是否符合“3天内送达”的服务承...

Excel函数公式教程(490个实例详解)

Excel函数公式教程(490个实例详解)管理层的财务人员为什么那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精通excel技能!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用到Excel财务函数公式,比如财务报表分析、工资核算、库存管理等...

Excel(WPS表格)Tocol函数应用技巧案例解读,建议收藏备用!

工作中,经常需要从多个单元格区域中提取唯一值,如体育赛事报名信息中提取唯一的参赛者信息等,此时如果复制粘贴然后去重,效率就会很低。如果能合理利用Tocol函数,将会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一、功能及语法结...

Excel中的SCAN函数公式,把计算过程理清,你就会了

Excel新版本里面,除了出现非常好用的xlookup,Filter公式之外,还更新一批自定义函数,可以像写代码一样写公式其中SCAN函数公式,也非常强大,它是一个循环函数,今天来了解这个函数公式的计...

Excel(WPS表格)中多列去重就用Tocol+Unique组合函数,简单高效

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中,“去重”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如果单列去重,可以使用Unique函数完成,如果多列去重,如下图:从数据信息中可以看到,每位参赛者参加了多项运动,如果想知道去重后的参赛者有多少人,该...

Excel(WPS表格)函数Groupby,聚合统计,快速提高效率!

在前期的内容中,我们讲了很多的统计函数,如Sum系列、Average系列、Count系列、Rank系列等等……但如果用一个函数实现类似数据透视表的功能,就必须用Groupby函数,按指定字段进行聚合汇...

Excel新版本,IFS函数公式,太强大了!

我们举一个工作实例,现在需要计算业务员的奖励数据,右边是公司的奖励标准:在新版本的函数公式出来之前,我们需要使用IF函数公式来解决1、IF函数公式IF函数公式由三个参数组成,IF(判断条件,对的时候返...

Excel不用函数公式数据透视表,1秒完成多列项目汇总统计

如何将这里的多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每组数据当中一列是不同菜品,另一列就是该菜品的销售数量。如何进行汇总统计得到所有的菜品销售数量的求和、技术、平均、最大、最小值等数据?不用函数公式和数据透视表,一秒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