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Linux服务器构建实战:运维监控、性能调优与集群应用
moboyou 2025-03-17 17:31 31 浏览
百万级字迹详解实战案例,篇幅因素故只展现pdf目录,完整解析获取方式在篇尾了!
目录
- 读者对象
- Web应用篇(1至第3章)
- 数据备份恢复篇(4至第6章)
- 网络存储应用篇(7和第8章)
-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9和第10章)
- 集群高级应用篇(11至第14章)
- 勘误和支持
第1篇 Web应用篇
1 、轻量级HTTP服务器Nginx
1.1 什么是Nginx
1.2 为什么要选择Nginx
1.2.1 Nginx与Apache的异同
1.2.2 选择Nginx的优势所在
1.3 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1.4 Nginx的安装与配置
1.4.1 下载与安装Nginx
1.4.2 Nginx配置文件的结构
1.4.3 配置与调试Nginx
1.4.4 Nginx的启动、关闭和平滑重启
1.5 Nginx常用配置实例
1.5.1 虚拟主机配置实例
1.5.2 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3 防盗链配置实例
1.5.4 日志分割配置实例
1.6 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6.1 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6.2 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6.3 Nginx内核参数优化
1.7 实战Nginx与PHP(FastCGI)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1.7.1 什么是FastCGI
1.7.2 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1.7.3 spawn-fcgi与PHP-FPM
1.7.4 PHP与PHP-FPM的安装及优化
1.7.5 配置Nginx来支持PHP
1.7.6 测试Nginx对PHP的解析功能
1.7.7 优化Nginx中FastCGI参数的实例
1.8 实战Nginx与Perl、Java的安装与配置
1.8.1 Perl(FastCGI)的安装
1.8.2 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 测试Nginx+Perl(FastCGI)
1.8.4 搭建Nginx+Java环境
1.9 本章小结
2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 初识Varnish
2.1.1 Varnish概述
2.1.2 Varnish的结构与特点
2.1.3 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2.2 开始安装Varnish
2.2.1 安装前的准备
2.2.2 获取Varnish软件
2.2.3 安装pcre
2.2.4 安装Varnish
2.3 配置Varnish
2.3.1 VCL使用说明
2.3.2 配置一个简单的Varnish实例
2.3.3 Varnish对应多台Web服务器的配置实例
2.4 运行Varnish
2.4.1 varnishd指令
2.4.2 配置Varnish运行脚本
2.4.3 管理Varnish运行日志
2.5 管理Varnish
2.5.1 查看Varnish进程
2.5.2 查看Varnish缓存效果与状态
2.5.3 通过端口管理Varnish
2.5.4 管理Varnish缓存内容
2.6 Varnish优化
2.6.1 优化Linux内核参数
2.6.2 优化系统资源
2.6.3 优化Varnish参数
2.7 Varnish的常见应用实例
2.7.1 利用Varnish实现图片防盗链
2.7.2 利用Varnish实现静态文件压缩处理
2.8 本章小结
3、 Memcached应用实战
3.1 Memcached基础
3.1.1 什么是Memcached
3.1.2 Memcached的特征
3.1.3 Memcached的安装
3.1.4 Memcached的简单使用过程
3.2 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 Memcached的工作过程
3.2.2 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机制
3.2.3 Memcached的删除机制
3.2.4 Memcached的分布式算法
3.3 Memcached的管理与性能监控
3.3.1 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 Memcached的监控
3.3.3 Memcached变种产品介绍
3.4 通过UDFs实现Memcached与MySQL的自动更新
3.4.1 UDFs使用简介
3.4.2 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应用实例
3.4.3 对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
3.4.4 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经验与技巧
3.5 本章小结
第2篇 数据备份恢复篇
4 、开源网络备份软件bacula
4.1 bacula总体概述
4.1.1 bacula是什么
4.1.2 bacula适合哪些用户
4.1.3 bacula的功能特点
4.1.4 bacula的工作原理
4.2 安装bacula
4.2.1 bacula的几种网络备份拓扑
4.2.2 编译与安装bacula
4.2.3 初始化MySQL数据库
4.3 配置一个bacula备份系统
4.3.1 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 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 配置bacula的SD
4.3.4 配置bacula的FD端
4.4 启动与关闭bacula
4.4.1 启动bacula的Director daemon与Storage daemon
4.4.2 在客户端FD启动File daemon
4.5 实战bacula备份恢复过程
4.5.1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备份功能
4.5.2 实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备份功能
4.5.3 实例演示bacula的差异备份功能
4.5.4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复功能
4.5.5 实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复功能
4.6 本章小结
5 、数据镜像备份工具rsync与unison
5.1 rsync简介
5.1.1 什么是rsync
5.1.2 rsync的功能特性
5.1.3 下载与安装rsync软件
5.2 利用rsync搭建数据镜像备份系统
5.2.1 rsync的应用模式
5.2.2 企业案例:搭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
5.3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5.3.1 rsync的优点与不足
5.3.2 初识inotify
5.3.3 安装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 inotify相关参数
5.3.5 inotifywait相关参数
5.3.6 企业应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实时同步系统
5.4 unison简介
5.5 安装unison
5.6 配置双机ssh信任
5.6.1 在两台机器上创建RSA密钥
5.6.2 添加密钥到授权密钥文件中
5.7 unison的使用
5.7.1 本地使用unison
5.7.2 远程使用unison
5.7.3 unison参数说明
5.7.4 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unison
5.8 本章小结
6 、ext3文件系统反删除利器ext3grep
6.1 “rm-rf”带来的困惑
6.2 ext3grep的安装与使用
6.2.1 ext3grep的恢复原理
6.2.2 ext3grep的安装过程
6.3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与目录
6.3.1 数据恢复准则
6.3.2 实战ext3grep恢复文件
6.4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MySQL表
6.4.1 MySQL存储引擎介绍
6.4.2 模拟MySQL表被误删除的环境
6.4.3 通过ext3grep分析数据、恢复数据
6.5 本章小结
第3篇 网络存储应用篇
7、 IP网络存储iSCSI
7.1 存储的概念与术语
7.1.1 SCSI介绍
7.1.2 FC介绍
7.1.3 DAS介绍
7.1.4 NAS介绍
7.1.5 SAN介绍
7.2 iSCSI的概念
7.3 FC SAN与IP SAN
7.4 iSCSI的组成
7.4.1 iSCSI Initiator
7.4.2 iSCSI Target
7.5 iSCSI的工作原理
7.6 搭建基于IP SAN的iSCSI存储系统
7.6.1 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7.6.2 配置一个简单的iSCSI Target
7.6.3 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 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 iSCSI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设定
7.7.1 Initiator主机以IP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7.2 Initiator主机以密码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8 iSCSI性能优化方案
7.8.1 iSCSI性能瓶颈
7.8.2 iSCSI性能优化
7.9 本章小结
8 、分布式存储系统MFS
8.1 MFS概论
8.2 MFS文件系统
8.2.1 MFS文件系统结构
8.2.2 MFS的编译与安装实例
8.3 编译与使用MFS的经验总结
8.3.1 安装选项说明
8.3.2 管理服务器
8.3.3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8.3.4 数据存储服务器
8.3.5 客户端挂载
8.4 管理与使用MFS
8.4.1 在客户端挂载文件系统
8.4.2 MFS常用操作
8.4.3 为垃圾箱设定隔离时间
8.4.4 快照
8.4.5 MFS的其他命令
8.5 维护MFS
8.5.1 启动MFS集群
8.5.2 停止MFS集群
8.5.3 MFS数据存储服务器的维护
8.5.4 MFS元数据的备份
8.5.5 MFS管理服务器的恢复
8.5.6 从备份恢复MFS管理服务器
8.6 通过冗余实现失败防护的解决方案
8.7 本章小结
第4篇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
9、 运维监控利器Nagios
9.1 Nagios综述
9.1.1 什么是Nagios
9.1.2 Nagios的结构与特点
9.2 Nagios的安装与配置
9.2.1 安装Nagios
9.2.2 配置Nagios
9.3 Nagios的运行和维护
9.3.1 验证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9.3.2 启动与停止Nagios
9.3.3 Nagios故障报警
9.4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实现
9.4.1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作用
9.4.2 PNP的概念与安装环境
9.4.3 安装PNP
9.4.4 配置PNP
9.4.5 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 测试PNP功能
9.5 利用插件扩展Nagios的监控功能
9.5.1 利用NRPE外部构件监控远程主机
9.5.2 利用飞信实现Nagios短信报警功能
9.6 本章小结
10 、基于Linux服务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 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 找到系统性能的瓶颈
10.1.2 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0.1.3 使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达到平衡
10.2 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10.2.1 Linux系统管理人员
10.2.2 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10.2.3 软件开发人员
10.3 影响Linux性能的各种因素
10.3.1 系统硬件资源
10.3.2 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10.3.3 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10.4 系统性能分析标准和优化原则
10.5 几种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
10.5.1 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2 以动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3 数据库应用
10.5.4 软件下载应用
10.5.5 流媒体服务应用
10.6 Linux下常见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 vmstat命令
10.6.2 sar命令
10.6.3 iostat命令
10.6.4 free命令
10.6.5 uptime命令
10.6.6 netstat命令
10.6.7 top命令
10.7 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案例
10.7.1 基于动态内容为主的网站优化案例
10.7.2 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网站优化案例
10.8 本章小结
第5篇 集群高级应用篇
11 、构建高可用的LVS负载均衡集群
11.1 LVS集群的组成与特点
11.1.1 LVS集群的组成
11.1.2 LVS集群的特点
11.1.3 LVS集群系统的优缺点
11.2 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体系结构
11.3 高可用性软件Heartbeat与Keepalived
11.3.1 开源HA软件Heartbeat的介绍
11.3.2 安装heartbeat
11.3.3 开源HA软件Keepalived的介绍
11.3.4 安装Keepalived
11.4 安装LVS软件
11.4.1 配置与检查安装环境
11.4.2 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装IPVS管理软件
11.5 搭建高可用LVS集群
11.5.1 通过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 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11.5.3 通过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 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11.6.1 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11.6.2 负载均衡测试
11.6.3 故障切换测试
11.7 本章小结
12 、RHCS集群
12.1 RHCS集群概述
12.2 RHCS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12.2.1 RHCS集群的组成
12.2.2 RHCS集群结构
12.3 RHCS集群的运行原理及功能
12.3.1 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 锁管理(DLM)
12.3.3 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 栅设备(Fence)
12.3.5 高可用性服务管理器
12.3.6 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 Redhat GFS
12.4 安装RHCS
12.4.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2.4.2 配置共享存储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RHCS软件包
12.4.4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和配置iSCSI客户端
12.5 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 创建一个cluster
12.5.2 创建Failover Domain
12.5.3 创建Resources
12.5.4 创建Service
12.5.5 配置存储集群GFS
12.5.6 配置表决磁盘
12.5.7 配置Fence设备
12.6 管理和维护RHCS集群
12.6.1 启动RHCS集群
12.6.2 关闭RHCS集群
12.6.3 管理应用服务
12.6.4 监控RHCS集群状态
12.6.5 管理和维护GFS2文件系统
12.7 RHCS集群功能测试
12.7.1 高可用集群测试
12.7.2 存储集群测试
12.8 本章小结
13 、Oracle RAC集群
13.1 Oracle集群体系结构
13.2 Oracle ClusterWare体系结构与进程介绍
13.2.1 Oracle ClusterWare简介
13.2.2 Oracle ClusterWare进程介绍
13.3 RAC数据库体系结构与进程
13.3.1 RAC简介
13.3.2 Oracle RAC的特点
13.3.3 RAC进程管理
13.3.4 RAC数据库存储规划
13.4 安装Oracle RAC数据库
13.4.1 安装前的系统配置需求
13.4.2 设置数据库安装资源
13.4.3 配置主机解析文件
13.4.4 检查所需软件包
13.4.5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13.4.6 设置Shell对Oracle用户的限制
13.4.7 配置hangcheck-timer内核模块
13.4.8 配置系统安全设置
13.4.9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13.4.10 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13.4.11 配置节点间SSH信任
13.4.12 配置共享存储系统
13.4.13 安装Oracle Clusterware
13.4.14 安装Oracle数据库
13.4.15 配置Oracle Net
13.4.16 创建RAC数据库
13.5 Oracle CRS的管理与维护
13.5.1 查看集群状态
13.5.2 启动与关闭集群服务资源
13.5.3 启动与关闭CRS
13.5.4 管理voting disk
13.5.5 管理OCR
13.5.6 快速卸载CRS
13.6 ASM基本操作维护
13.6.1 ASM的特点
13.6.2 ASM的体系结构与后台进程
13.6.3 管理ASM实例
13.7 利用srvctl管理RAC数据库
13.7.1 查看实例状态(srvctl status)
13.7.2 查看RAC数据库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 启动/关闭实例(srvctl start/stop)
13.7.4 增加/删除/修改实例(srvctl add/remove/modify)
13.8 测试RAC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13.8.1 负载均衡测试
13.8.2 透明应用失败切换测试
13.9 本章小结
14、 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
14.1 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 heartbeat+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实现原理
14.3 部署MySQL高可用高扩展集群
14.3.1 配置之前的准备
14.3.2 DRBD的部署
14.3.3 DRBD的配置
14.3.4 DRBD的维护和管理
14.3.5 DRBD的性能优化
14.3.6 MySQL的部署
14.3.7 heartbeat的部署
14.4 搭建Slave集群
14.4.1 为什么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 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 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点
14.5 部署MySQL集群要考虑的问题
14.6 本章小结
思维导图
1 轻量级HTTP服务器Nginx
1.1 什么是Nginx
1.2 为什么要选择Nginx
1.2.1 Nginx与Apache的异同
1.2.2 选择Nginx的优势所在
1.3 Nginx的模块与工作原理
1.4 Nginx的安装与配置
1.4.1 下载与安装Nginx
1.4.2 Nginx配置文件的结构
1.4.3 配置与调试Nginx
1.4.4 Nginx的启动、关闭和平滑重启
1.5 Nginx常用配置实例
1.5.1 虚拟主机配置实例
1.5.2 负载均衡配置实例
1.5.3 防盗链配置实例
1.5.4 日志分割配置实例
1.6 Nginx性能优化技巧
1.6.1 编译安装过程优化
1.6.2 利用TCMalloc优化Nginx的性能
1.6.3 Nginx内核参数优化
1.7 实战Nginx与PHP(FastCGI)的安装、配置与优化
1.7.1 什么是FastCGI
1.7.2 Nginx+FastCGI运行原理
1.7.3 spawn-fcgi与PHP-FPM
1.7.4 PHP与PHP-FPM的安装及优化
1.7.5 配置Nginx来支持PHP
1.7.6 测试Nginx对PHP的解析功能
1.7.7 优化Nginx中FastCGI参数的实例
1.8 实战Nginx与Perl、Java的安装与配置
1.8.1 Perl(FastCGI)的安装
1.8.2 为Nginx添加FCGI支持
1.8.3 测试Nginx+Perl(FastCGI)
1.8.4 搭建Nginx+Java环境
1.9 本章小结
2 高性能HTTP加速器Varnish
2.1 初识Varnish
2.1.1 Varnish概述
2.1.2 Varnish的结构与特点
2.1.3 Varnish与Squid的对比
2.2 开始安装Varnish
2.2.1 安装前的准备
2.2.2 获取Varnish软件
2.2.3 安装pcre
2.2.4 安装Varnish
2.3 配置Varnish
2.3.1 VCL使用说明
2.3.2 配置一个简单的Varnish实例
2.3.3 Varnish对应多台Web服务器的配置实例
2.4 运行Varnish
2.4.1 varnishd指令
2.4.2 配置Varnish运行脚本
2.4.3 管理Varnish运行日志
2.5 管理Varnish
2.5.1 查看Varnish进程
2.5.2 查看Varnish缓存效果与状态
2.5.3 通过端口管理Varnish
2.5.4 管理Varnish缓存内容
2.6 Varnish优化
2.6.1 优化Linux内核参数
2.6.2 优化系统资源
2.6.3 优化Varnish参数
2.7 Varnish的常见应用实例
2.7.1 利用Varnish实现图片防盗链
2.7.2 利用Varnish实现静态文件压缩处理
2.8 本章小结
3 Memcached应用实战
3.1 Memcached基础
3.1.1 什么是Memcached
3.1.2 Memcached的特征
3.1.3 Memcached的安装
3.1.4 Memcached的简单使用过程
3.2 剖析Memcached的工作原理
3.2.1 Memcached的工作过程
3.2.2 Slab Allocation的工作机制
3.2.3 Memcached的删除机制
3.2.4 Memcached的分布式算法
3.3 Memcached的管理与性能监控
3.3.1 如何管理Memcached
3.3.2 Memcached的监控
3.3.3 Memcached变种产品介绍
3.4 通过UDFs实现Memcached与MySQL的自动更新
3.4.1 UDFs使用简介
3.4.2 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应用实例
3.4.3 对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简单功能进行测试
3.4.4 使用memcached_functions_mysql的经验与技巧
3.5 本章小结
第2篇 数据备份恢复篇
4 开源网络备份软件bacula
4.1 bacula总体概述
4.1.1 bacula是什么
4.1.2 bacula适合哪些用户
4.1.3 bacula的功能特点
4.1.4 bacula的工作原理
4.2 安装bacula
4.2.1 bacula的几种网络备份拓扑
4.2.2 编译与安装bacula
4.2.3 初始化MySQL数据库
4.3 配置一个bacula备份系统
4.3.1 配置bacula的Console端
4.3.2 配置bacula的Director端
4.3.3 配置bacula的SD
4.3.4 配置bacula的FD端
4.4 启动与关闭bacula
4.4.1 启动bacula的Director daemon与Storage daemon
4.4.2 在客户端FD启动File daemon
4.5 实战bacula备份恢复过程
4.5.1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备份功能
4.5.2 实例演示bacula的增量备份功能
4.5.3 实例演示bacula的差异备份功能
4.5.4 实例演示bacula的完全恢复功能
4.5.5 实例演示bacula的不完全恢复功能
4.6 本章小结
5 数据镜像备份工具rsync与unison
5.1 rsync简介
5.1.1 什么是rsync
5.1.2 rsync的功能特性
5.1.3 下载与安装rsync软件
5.2 利用rsync搭建数据镜像备份系统
5.2.1 rsync的应用模式
5.2.2 企业案例:搭建远程容灾备份系统
5.3 通过rsync+inotify实现数据的实时备份
5.3.1 rsync的优点与不足
5.3.2 初识inotify
5.3.3 安装inotify工具inotify-tools
5.3.4 inotify相关参数
5.3.5 inotifywait相关参数
5.3.6 企业应用案例:利用rsync+inotify搭建实时同步系统
5.4 unison简介
5.5 安装unison
5.6 配置双机ssh信任
5.6.1 在两台机器上创建RSA密钥
5.6.2 添加密钥到授权密钥文件中
5.7 unison的使用
5.7.1 本地使用unison
5.7.2 远程使用unison
5.7.3 unison参数说明
5.7.4 通过配置文件来使用unison
5.8 本章小结
6 ext3文件系统反删除利器ext3grep
6.1 “rm-rf”带来的困惑
6.2 ext3grep的安装与使用
6.2.1 ext3grep的恢复原理
6.2.2 ext3grep的安装过程
6.3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文件与目录
6.3.1 数据恢复准则
6.3.2 实战ext3grep恢复文件
6.4 通过ext3grep恢复误删除的MySQL表
6.4.1 MySQL存储引擎介绍
6.4.2 模拟MySQL表被误删除的环境
6.4.3 通过ext3grep分析数据、恢复数据
6.5 本章小结
第3篇 网络存储应用篇
7 IP网络存储iSCSI
7.1 存储的概念与术语
7.1.1 SCSI介绍
7.1.2 FC介绍
7.1.3 DAS介绍
7.1.4 NAS介绍
7.1.5 SAN介绍
7.2 iSCSI的概念
7.3 FC SAN与IP SAN
7.4 iSCSI的组成
7.4.1 iSCSI Initiator
7.4.2 iSCSI Target
7.5 iSCSI的工作原理
7.6 搭建基于IP SAN的iSCSI存储系统
7.6.1 安装iSCSI Target软件
7.6.2 配置一个简单的iSCSI Target
7.6.3 在Windows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6.4 在Linux上配置iSCSI Initiator
7.7 iSCSI在安全方面的相关设定
7.7.1 Initiator主机以IP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7.2 Initiator主机以密码认证方式获取iSCSI Target资源
7.8 iSCSI性能优化方案
7.8.1 iSCSI性能瓶颈
7.8.2 iSCSI性能优化
7.9 本章小结
8 分布式存储系统MFS
8.1 MFS概论
8.2 MFS文件系统
8.2.1 MFS文件系统结构
8.2.2 MFS的编译与安装实例
8.3 编译与使用MFS的经验总结
8.3.1 安装选项说明
8.3.2 管理服务器
8.3.3 元数据日志服务器
8.3.4 数据存储服务器
8.3.5 客户端挂载
8.4 管理与使用MFS
8.4.1 在客户端挂载文件系统
8.4.2 MFS常用操作
8.4.3 为垃圾箱设定隔离时间
8.4.4 快照
8.4.5 MFS的其他命令
8.5 维护MFS
8.5.1 启动MFS集群
8.5.2 停止MFS集群
8.5.3 MFS数据存储服务器的维护
8.5.4 MFS元数据的备份
8.5.5 MFS管理服务器的恢复
8.5.6 从备份恢复MFS管理服务器
8.6 通过冗余实现失败防护的解决方案
8.7 本章小结
第4篇 运维监控与性能优化篇
9 运维监控利器Nagios
9.1 Nagios综述
9.1.1 什么是Nagios
9.1.2 Nagios的结构与特点
9.2 Nagios的安装与配置
9.2.1 安装Nagios
9.2.2 配置Nagios
9.3 Nagios的运行和维护
9.3.1 验证Nagios配置文件的正确性
9.3.2 启动与停止Nagios
9.3.3 Nagios故障报警
9.4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实现
9.4.1 Nagios性能分析图表的作用
9.4.2 PNP的概念与安装环境
9.4.3 安装PNP
9.4.4 配置PNP
9.4.5 修改Nagios配置文件
9.4.6 测试PNP功能
9.5 利用插件扩展Nagios的监控功能
9.5.1 利用NRPE外部构件监控远程主机
9.5.2 利用飞信实现Nagios短信报警功能
9.6 本章小结
10 基于Linux服务器的性能分析与优化
10.1 系统性能分析的目的
10.1.1 找到系统性能的瓶颈
10.1.2 提供性能优化方案
10.1.3 使系统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使用达到平衡
10.2 分析系统性能涉及的人员
10.2.1 Linux系统管理人员
10.2.2 系统架构设计人员
10.2.3 软件开发人员
10.3 影响Linux性能的各种因素
10.3.1 系统硬件资源
10.3.2 操作系统相关资源
10.3.3 应用程序软件资源
10.4 系统性能分析标准和优化原则
10.5 几种典型应用对系统资源使用的特点
10.5.1 以静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2 以动态内容为主的Web应用
10.5.3 数据库应用
10.5.4 软件下载应用
10.5.5 流媒体服务应用
10.6 Linux下常见的性能分析工具
10.6.1 vmstat命令
10.6.2 sar命令
10.6.3 iostat命令
10.6.4 free命令
10.6.5 uptime命令
10.6.6 netstat命令
10.6.7 top命令
10.7 基于Web应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案例
10.7.1 基于动态内容为主的网站优化案例
10.7.2 基于动态、静态内容结合的网站优化案例
10.8 本章小结
第5篇 集群高级应用篇
11 构建高可用的LVS负载均衡集群
11.1 LVS集群的组成与特点
11.1.1 LVS集群的组成
11.1.2 LVS集群的特点
11.1.3 LVS集群系统的优缺点
11.2 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体系结构
11.3 高可用性软件Heartbeat与Keepalived
11.3.1 开源HA软件Heartbeat的介绍
11.3.2 安装heartbeat
11.3.3 开源HA软件Keepalived的介绍
11.3.4 安装Keepalived
11.4 安装LVS软件
11.4.1 配置与检查安装环境
11.4.2 在Director Server上安装IPVS管理软件
11.5 搭建高可用LVS集群
11.5.1 通过heartbeat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5.2 通过Keepalived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系统
11.5.3 通过piranha搭建LVS高可用性集群
11.6 测试高可用LVS负载均衡集群系统
11.6.1 高可用性功能测试
11.6.2 负载均衡测试
11.6.3 故障切换测试
11.7 本章小结
12 RHCS集群
12.1 RHCS集群概述
12.2 RHCS集群的组成与结构
12.2.1 RHCS集群的组成
12.2.2 RHCS集群结构
12.3 RHCS集群的运行原理及功能
12.3.1 分布式集群管理器(CMAN)
12.3.2 锁管理(DLM)
12.3.3 配置文件管理(CCS)
12.3.4 栅设备(Fence)
12.3.5 高可用性服务管理器
12.3.6 集群配置和管理工具
12.3.7 Redhat GFS
12.4 安装RHCS
12.4.1 安装前准备工作
12.4.2 配置共享存储和RHCS管理端Luci
12.4.3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RHCS软件包
12.4.4 在集群节点上安装和配置iSCSI客户端
12.5 配置RHCS高可用集群
12.5.1 创建一个cluster
12.5.2 创建Failover Domain
12.5.3 创建Resources
12.5.4 创建Service
12.5.5 配置存储集群GFS
12.5.6 配置表决磁盘
12.5.7 配置Fence设备
12.6 管理和维护RHCS集群
12.6.1 启动RHCS集群
12.6.2 关闭RHCS集群
12.6.3 管理应用服务
12.6.4 监控RHCS集群状态
12.6.5 管理和维护GFS2文件系统
12.7 RHCS集群功能测试
12.7.1 高可用集群测试
12.7.2 存储集群测试
12.8 本章小结
13 Oracle RAC集群
13.1 Oracle集群体系结构
13.2 Oracle ClusterWare体系结构与进程介绍
13.2.1 Oracle ClusterWare简介
13.2.2 Oracle ClusterWare进程介绍
13.3 RAC数据库体系结构与进程
13.3.1 RAC简介
13.3.2 Oracle RAC的特点
13.3.3 RAC进程管理
13.3.4 RAC数据库存储规划
13.4 安装Oracle RAC数据库
13.4.1 安装前的系统配置需求
13.4.2 设置数据库安装资源
13.4.3 配置主机解析文件
13.4.4 检查所需软件包
13.4.5 配置系统内核参数
13.4.6 设置Shell对Oracle用户的限制
13.4.7 配置hangcheck-timer内核模块
13.4.8 配置系统安全设置
13.4.9 创建Oracle用户和组
13.4.10 设置Oracle用户环境变量
13.4.11 配置节点间SSH信任
13.4.12 配置共享存储系统
13.4.13 安装Oracle Clusterware
13.4.14 安装Oracle数据库
13.4.15 配置Oracle Net
13.4.16 创建RAC数据库
13.5 Oracle CRS的管理与维护
13.5.1 查看集群状态
13.5.2 启动与关闭集群服务资源
13.5.3 启动与关闭CRS
13.5.4 管理voting disk
13.5.5 管理OCR
13.5.6 快速卸载CRS
13.6 ASM基本操作维护
13.6.1 ASM的特点
13.6.2 ASM的体系结构与后台进程
13.6.3 管理ASM实例
13.7 利用srvctl管理RAC数据库
13.7.1 查看实例状态(srvctl status)
13.7.2 查看RAC数据库配置信息(srvctl config)
13.7.3 启动/关闭实例(srvctl start/stop)
13.7.4 增加/删除/修改实例(srvctl add/remove/modify)
13.8 测试RAC数据库集群的功能
13.8.1 负载均衡测试
13.8.2 透明应用失败切换测试
13.9 本章小结
14 构建MySQL+heartbeat+DRBD+LVS集群应用系统
14.1 MySQL高可用集群概述
14.2 heartbeat+DRBD高可用性方案的实现原理
14.3 部署MySQL高可用高扩展集群
14.3.1 配置之前的准备
14.3.2 DRBD的部署
14.3.3 DRBD的配置
14.3.4 DRBD的维护和管理
14.3.5 DRBD的性能优化
14.3.6 MySQL的部署
14.3.7 heartbeat的部署
14.4 搭建Slave集群
14.4.1 为什么要搭建Slave集群
14.4.2 利用LVS+Keepalived搭建高可用MySQL Slave集群
14.4.3 高可用Slave集群的一些注意点
14.5 部署MySQL集群要考虑的问题
14.6 本章小结
思维导图
相关推荐
- 产品页不显示价格?用这招让独立站转化率翻倍
-
“客户急得直拍桌子:‘为什么美国用户点进来看不到价格?’”建站设计师小夏盯着屏幕上的报错提示——结构化数据没写对,Google爬虫根本没抓到价格信息。这是一家卖手工珠宝的跨境店,主推定制款,价格因材质...
- FOGProject 1.5.10 开源 可以使用PXE、PartClone和Web GUI
-
FOGProject起点介绍FOG是一个免费的开源克隆/镜像/救援套件/库存管理系统。FOG可以使用PXE、PartClone和WebGUI来对WindowsXP、Vista、Windows7...
- AI+隐私计算:淘宝API的下一站,数据开放与安全的双重革命
-
淘宝API分类全解析:从商品管理到智能营销的接口生态引言在电商行业数字化转型中,淘宝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作为连接平台与开发者的技术桥梁,已成为实...
- PHP MySQLi基础教程 MySQL 创建数据库
-
数据库存有一个或多个表。你需要CREATE权限来创建或删除MySQL数据库。使用MySQLi和PDO创建MySQL数据库CREATEDATABASE语句用于在MySQL中创...
- PHP跑不动?服务器慢成蜗牛,客户投诉不断.
-
最近公司电商系统总卡,用户下单页面半天打不开,客服电话快被打爆。技术主管说PHP性能不行,我们几个新来的程序员被拉来紧急开会。老王翻出一本破旧的《高性能PHP开发》说:"这本书早该读了"...
- PHP+UniApp:低成本打造外卖系统横扫App+小程序+H5全平台
-
在餐饮行业数字化转型中,外卖系统开发常面临两大痛点:高昂的开发成本(需独立开发App、小程序、H5)和多端维护的复杂性。PHP+UniApp的组合通过技术复用与跨平台能力,为中小商家和开发者提供了“降...
- PHP分布式锁超卖方案以及高并发优化
-
在PHP的生态中,是通过多进程的方式去优化程序性能的。在单机架构情况下防止超卖不像JAVA那样可以使用自身的锁机制实现。需要借助第三方程序来实现,如:数据库、Redis等。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基于Re...
- PHP实战经验之系统如何支撑高并发
-
高并发系统各不相同。比如每秒百万并发的中间件系统、每日百亿请求的网关系统、瞬时每秒几十万请求的秒杀大促系统。他们在应对高并发的时候,因为系统各自特点的不同,所以应对架构都是不一样的。另外,比如电商平台...
- PHP高并发架构:三招让Redis与MySQL数据强同步(含黑科技方案)
-
技术段位:百万级并发架构师必修实战价值:数据不一致窗口期<50ms|零代码侵入方案|抗亿级流量冲击一、颠覆认知:99%的项目在用错误方案(你中招了吗?)1.经典双删策略的致命缺陷//...
- 基于Python的仓库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基于Python的仓库库存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该项目采用技术Python的django框架、mysql数据库,项目含有源码、论文、PPT、配套开发软件、软件安装教程、项目发布教程、核心代码介绍视...
- 如何在Redis中处理并发写入php电商网站库存超卖示例
-
经常会遇到需要在项目中处理并发的情况。今天就用redis来处理并发,解决电商项目中的库存超卖常见需求。项目背景电商网站需要处理高并发的购买请求,每个请求都会减少对应商品的库存数量。为了避免库存超卖,我...
- 【新书推荐】6.1 鼠标基础知识(鼠标的基础操作)
-
第六章鼠标Windows程序以其友好的用户交互体验著称。键盘和鼠标都是用户与Windows程序交互的工具。键盘一般被当作用来输入和管理文本数据的设备,鼠标则被看作是用来绘制和处理图形对象的设备。上一...
- FFmpeg学习(1)开篇(ffmpeg 教程)
-
FFmpeg学习(1)开篇FFmpeg学习(2)源码编译,环境配置为什么要学习FFmpeg本人希望打算深入研究音视频领域,音视频领域的内容很多,我自己打算从几方面循序渐进:FFmpeg常用功能实践,...
- 华纳云:服务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
-
服务器监控系统通常用于监视服务器的性能和健康状况,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问题。以下是服务器监控系统中最常用的性能指标: 1.CPU使用率:CPU使用率是指服务器上的中央处理器(CPU...
- 实战线上 Linux 服务器深度优化指南
-
1.系统基础配置优化优化目标:建立统一、安全、稳定的系统基础环境,为后续优化奠定基础。1.1规范化主机命名采用"功能-地域-机房-机柜-编号"命名法,这样便于资产管理和定位。#采用...
-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外键约束 oracle (36)
- oracle的row number (32)
- 唯一索引 oracle (34)
- oracle in 表变量 (28)
- oracle导出dmp导出 (28)
- oracle两个表 (20)
- oracle 数据库 字符集 (20)
- matlab化简多项式 (20)
- 多线程的创建方式 (29)
- 多线程 python (30)
- java多线程并发处理 (32)
- 宏程序代码一览表 (35)
- c++需要学多久 (25)
- css class选择器用法 (25)
- css样式引入 (30)
- css教程文字移动 (33)
- php简单源码 (36)
- php个人中心源码 (25)
- php小说爬取源码 (23)
- 云电脑app源码 (22)
- html画折线图 (24)
- docker好玩的应用 (28)
- linux有没有pe工具 (34)
- mysql数据库源码 (21)
- php开源万能表单系统源码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