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数学的奇妙之处之一,在于对同一问题,呈现出万花筒般的不同面貌

moboyou 2025-09-13 05:35 5 浏览

亨利·庞加莱(1854–1912)曾说:“我们依靠逻辑去证明,却靠直觉去发现。”

在任何形式化的思想体系中,总会有一些预设前提——也就是被视为根本正确的事实。在数学中,学生们有时被要求接受一些看起来毫无道理的事实,仅仅是为了逻辑上的一致性。例如皮亚诺公理、欧几里得的平行公设,或者选择公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来探讨一个有趣的事实,它出现在阶乘函数的语境中。阶乘函数用感叹号“!”表示,它的定义是将一个正整数 n 与它以下的所有正整数相乘:

n! = n × (n - 1) × (n - 2) × (n - 3) × … × 1

比如:

5! = 5 × 4 × 3 × 2 × 1 = 120

那么,当我们遇到 0! 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将从最不直观的角度出发,逐步建立起对这一数学“事实”的深刻直觉理解。

空乘积约定

所谓“空乘积”约定,是一个典型的保持一致性的数学规则。阶乘本质上是一种连乘。在数学中,每当我们谈到一系列因子的乘积时(比如一堆数相乘),我们通常的意思是这样的:

a × a × a × … × a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个因子也没有,那我们还谈什么乘积呢?空乘积约定告诉我们:当乘积中没有任何因子时,其值被定义为 1。

这和加法中的“空加和”很类似——当一组数为空时,加法的结果被定义为 0,因为 0 是加法的单位元。同样地,在乘法中,1 是乘法的单位元,所以“没有任何数相乘”的结果就定义为 1,听起来也算合理。

打个比方,假设我们拿数字 27 来举例。它可以拆成 3 × 3 × 3,一共三个因子。我们每次除以 3,相当于去掉一个因子:第一次除后剩下 3 × 3,再除一次剩下 3,最后再除一次,就没有因子了,只剩下乘法单位元 1。从这个角度来看,完全清除所有因子得到的结果是 1,这便很好地解释了为何:

递归法

理解 0! = 1 最清晰的方式之一,是通过观察阶乘函数随 n 减小时的规律。假设我们从 n = 4 开始:

注意,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一种规律性的关系:

n! = n × (n - 1)!

这是阶乘函数的递归定义。

根据这个定义,当 n = 1 时:

1! = 1 × 0!

我们知道 1! = 1,因此:

1 = 1 × 0!
由此推出:0! = 1

这个推导过程没有任何漏洞,全然是逻辑的演绎。换言之,如果我们希望阶乘函数在所有整数 n ≥ 0 上保持一致的递归结构,那么我们必须定义 0! = 1,否则公式 n! = n × (n - 1)! 就在 n = 1 的时候崩溃了。

计数论解释

我个人最喜欢的视角是从“如何计数”来理解这个问题。这里有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排列组合

排列指的是对 n 个不同对象进行有序排列的方式数。举个例子:

有 3 个乐高小人:艾玛(Emma)、奥莉(Ollie)和艾莉娅(Aliya),那么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答案是:3! = 6 种

现在我们把奥莉移除,只剩下艾玛和艾莉娅,那么排列方式是:

2! = 2 种

再移除艾莉娅,只剩下艾玛一个人,此时排列方式为:

1! = 1 种

最后,我们把艾玛也移除。请问:0 个对象可以有几种排列方式?

答案是:只有一种。

换句话说,空集 { } 只有一种排列方式——那就是“什么也不排”,也就是空排列本身。这就是:

0! = 1

换个角度,从组合的角度来看——组合是指从 n 个元素中选出 k 个元素的方式数(不考虑顺序)。其通用公式是:

假设有 5 个对象,从中选出 3 个,那么我们可以选出多少种不同的组合?答案是:

那我们从这 5 个对象中选出 0 个呢?

如果我们希望这个公式在 k = 0 的时候也成立,那我们就必须令 0! = 1。

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从一堆物品中不选任何一个,只有一种方式——什么也不选。

伽马函数

还有一种更抽象的解释,基于伽马函数(Gamma function)。这是一个将阶乘函数扩展到非正整数以外的连续函数,通常归功于瑞士博学家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

简单来说,伽马函数 Γ(z) 提供了一种方式,可以把阶乘函数推广到诸如 22/7 这样的非整数(甚至复数)。它通过一个积分定义:

这是对正实数的定义。

它的一个关键性质是:

Γ(n + 1) = n!

因此:

而图像显示,Γ(1) = 1,顺便说一下,标题图像是我们包含复数时 Gamma 函数行为的一种表示。

这就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支持了同一个结论。

这篇文章并未穷尽所有解释。数学的奇妙之处之一,就在于它往往拥有多个视角,对同一问题呈现出万花筒般的不同面貌。

乍看之下,0! = 1 是一个不合情理的等式,然而深入思考你会发现,它既合乎逻辑,又出于必要,在不同语境下都有令人信服的理由。

这个小小的“1”,同时承载着代数的结构一致性、组合的抽象理解、积分理论的优雅定义和数学美的深邃奥义。

相关推荐

高效有趣学Excel:从入门到精通的全面教程分享

在当今这个数据驱动的时代,掌握Excel不仅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利器,更是职场竞争中的一项重要技能。今天,我非常高兴地与大家分享一套全面的Excel学习教程——《高效有趣学Excel:轻松入门到精通》,这...

Excel新函数重磅来袭!告别复杂公式,效率提升200%!

“透视表终于不用点来点去了?”昨晚刷到这条留言,顺手把新表扔进365,一行=GROUPBY(部门,产品,销售额,SUM)回车,三秒出汇总,刷新按钮直接失业。那一刻,办公室空调声都显得多余。有人还在录宏...

Excel 效率神器:LET 函数入门教程,让复杂公式变简单

您是否曾经编写过又长又复杂的Excel公式,然后没过几天自己都看不懂了?或者,同一个计算在公式里重复写了无数次,不仅容易出错,修改起来更是噩梦?Excel推出的LET函数就是来解决这些痛点...

Excel多对多查询函数新手教程:从案例到实操

一、为啥要学多对多查询?举个例子你就懂!假设你是公司HR,手里有张员工技能表(如下),现在需要快速找出:"张三"会哪些技能?"Excel"技能有哪些人掌握?员工姓名...

14、VBA代码+excel内置函数,实现高效数据处理(零基础入门)

1、学习VBA的主要目的是数据处理,VBA在数据处理上展现出强大的计算实力。它不仅完美继承EXCEl内置函数的功能,还能通过编程语法实现更灵活的应用。无论是基础的加减乘除,还是复杂的统计分析、逻辑判断...

word和excel零基础学习免费视频教程,赶紧收藏,作者将转付费课

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本人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课程的在校授课老师。本人近段时间打算将wore/excel免费分享给所有有需要的朋友。知识本身无深浅,本人知识也有限,如果讲...

excel函数从入门到精通,5组13个函数,易学易懂易用

对于职场中经常使用Excel的小伙伴们,最希望掌握一些函数公式,毕竟给数据处理带来很多方便,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今天分享几组函数公式,适合于初学者,也是职场中经常用到的,下次碰到可以直接套用了。0...

Excel效率神器:LET函数入门教程,让复杂公式变简单

写公式写到想砸电脑?教你用LET把Excel公式从“迷宫”变成“小剧本”,几步看懂又好改很多人都经历过这样的窘境:花了半小时写出一条看似厉害的Excel公式,几天后再看自己都懵了,或者同样...

完全免费的Excel教程大全,适合日常excel办公和技能提升

说明微软官方的excel文档,由于网站在国外,有时打开慢,而且应用层面介绍不够详细;这里介绍一个集齐了excel各种使用方法和说明的网站;网站名称:懒人Excel网站介绍可以看到有基础教程、快捷键、函...

Excel 新函数 LAMBDA 入门级教程_excel365新增函数

LAMBDA函数的出现是Excel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性飞跃。它允许用户自定义函数,而无需学习VBA等编程语言。这意味着你可以将复杂的、重复的计算逻辑封装成一个简单的、可复用的自定义函数,极大地...

Excel新函数LAMBDA入门级教程_excel新建函数

把复杂公式“变成函数”后,我在Excel上的重复工作少了一半——你也能做到我一直有一个习惯:遇到每天要重复写的复杂公式,就想把它封装起来,像调用内置函数那样去用。说实话,过去没有LAMBDA,这个想法...

Excel DROP 函数全方位教程:从基础入门到高级动态应用

上一篇我们学习了ExcelTAKE函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和TAKE函数相对应的DROP函数,它是Microsoft365和Excel2021中引入的一个动态数组函数。它的核心功能是从一...

学习Excel公式函数还有官方提供的教程,还是免费的!赶紧试试

首先声明,这不是广告,纯干货分享!除了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之外,很多人都是冲着公式和函数才去找教程买教材的,这个结论应该不会有什么毛病。因为,Excel的公式函数真的很强大!现在的Excel教程可...

什么是保险员常说的“IRR”?让我们一次说明白!

买保险的时候,你是不是常听到销售抛出一些术语,比如“IRR很高哦,收益不错!”?听着挺专业,但“IRR”到底啥意思?想问又不好意思问,别急,它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概念,咱们今天一次把它说明白。1,IRR...

理财型保险如何选择缴费期?_理财型保险计算方式

选择理财型保险(通常指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等)的缴费期,并非简单地看哪个年限短或长,而是需要结合自己的财务状况、理财目标和产品特性来综合决定。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析不同缴费期的特点、适用人群和选择策略...